良久,我驻足在田间,闻着泥土与青草香,听着水流声,远处看见一大片蒲公英,渺小但有趣,上次看到这样成片成片的蒲公英还是在儿时,记忆里,田埂上。如今在农场,这样的场景很常见,蛙声,鸟鸣声,在农场都扩大了分贝。时间孕育了生命,也给出了很多答案。当下看似是快节奏的环境,其实是人们自己内心急功近利的具象化,看似节省了时间,实则丢失了本真。比如就拿吃这件事来说,人生本就是一日三餐,三餐四季。但是吃,也从讲究变成了将就。汪曾祺笔下写过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吃,从来不是一件小事,吃的有品味,才有不同境界的人生。认知的高度,决定了你看待事物的角度以及对一件事情的理解,追求的结果也就大相径庭,换句话说,吃,也得吃明白。所谓的视觉盛宴,不单指某一种歌舞表演或是某一种景观的体现,在我的观点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搭配出来的吃,才能称之为宴。
宴的核心——食物
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也没有所谓的众口难调。好吃就好吃,每个人对好吃有自己的界定标准,就像有人喜欢7分熟的牛排,有人喜欢双面煎的鸡蛋,但是,好吃是统一的。从盘中餐所剩的量就可直观感受出,好不好吃。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这句话出自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火热的纪录片里,食材的贵贱无非就是它的稀缺性、易得性和限定性。熊掌贵,是因为在我国它是保护动物,但在日本,却是作为食材的,深海里的蟹贵是因为它的获得成本贵,还有的食材,是到了这个季节,到了这个地方才有。
因此,我们的菜品:高端的食材,只要是花金钱可以买到的食材,要做到的是创新的做法,食客的感受是,原来这个不常见的食材有这种不常见的做法,惊喜翻倍;普通食材,比如常见的家禽,鱼虾类,考究的就是食材口感的特殊性,这个就需要从源头开始考量,种在土里的,看种植的环境(空气、土壤、水),种植的区域属性。养殖就要看养殖的品种,养殖的方式,动物吃到肚子里的食物。
食在当季,食在当地。农场产品已经基本满足了这些条件,因此,农场食材的运用,要做到的是,我只有到你的餐厅,才能吃到属于你们这里的菜品,别的地方吃不到。高端食材,食材本身惊艳,出品就更要与众不同,不论是烹调的色泽还是做法抑或是出挑的口感;功夫菜也是时间菜,考验的是厨师的基本手艺和专业技能。基础食材,精细做,给人意料之外的收获。比如,在不久的将来,我希望做到的是,某一位客人专程坐飞机来,只为吃到我们当天现磨现做的豆花,不为别的,就为这口,并且为这碗豆花值得我花费这样的时间和精力。
食材有了,那么接下来就需要有对食材有鉴别和运用能力,马未都吃鱼,要吃鲮鱼,而且要吃立秋之后立冬之前的鱼。老饕,吃的讲究,可以不吃,但不能将就。有一位饕客给我提出过这样的要求:不冷不热、不软不烂、不咸不淡。一桌菜品只有先达到这些要求,才是正常稳定的水平。因此,这就考验厨师对于食材的选择及运用,通过食材本身的状态来确定做法,三年的鸭你用来爆炒就浪费了,层次分明的五花肉你用来熬汤也可惜了。厨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在一堆牛肉里,要一眼就能看出哪块牛肉是好的,做出来是好吃的。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功力,给这块牛肉好的火候,恰到好处的调味,给客人呈现出好的口感。好的食材恰到好处的运用,才是佳出品,就像人一样,知止不怠,方可长久。
所以,到了我们的餐厅,请允许我为您推荐我们当地当季当天新鲜的食材。当然,如果你想点单,请至少提前预订。我们会为您奉上新鲜的食材,适合的做法。
宴的附件——五觉
有了好的菜品,当然就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外在感受。五觉是人类接收外界信息核心的五个途径,而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深处的需求几乎全部是围绕五觉来展开。五觉的本质是人类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它们从各自功能的角度来呈现我们内心世界的一个层面,不同人的五觉能力有差别,因此,人的审美与品味也有高低,审美是内心世界的展现,品味是对生活水平的追求。
视觉 色泽是食欲的第一步,这个色泽又分菜品本身的颜色,菜品与器皿搭配的颜色,器皿与器皿搭配所形成的色调。一道菜,看是第一步,先有被欣赏的价值,才有吃的欲望。器皿与器皿的形状的搭配,高低层次的匹配,宴在其中,自成一画,然后与环境的呼应,盘中餐,桌上画,画中景,与自然契合。
嗅觉 味道是食欲的第二步,菜品的香味,是传递食材本身的语言,姜有生姜味,葱有葱味,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少的调料,用至简的烹饪手法,还原食材本味。香气扑鼻是吸引食客的重要手段。
味觉与触觉 味觉与触觉对于菜品来说,基于同步,吃到嘴里,感受到味道,感受到食材的质感,味道鲜美,口感爽滑。只有恰到好处的火候,食物才会不软不烂,恰到好处的盐,才能不咸不淡。菜不能太老,肉不能太柴。
听觉嘴嘴里吃着美食,耳边缥缈着音乐,身心愉悦。喝茶配古琴。吃牛排配西洋乐。是谁多事,种了芭蕉,风也萧萧雨也萧萧。古人为了听雨,种了芭蕉。
美食、美景、美乐,浑然一体,我们就是那镜中景,画中人,曲中意。
宴的加持——服务
食物是有灵魂的,厨师赋予了它新的生命,服务的人帮他注入了灵魂。菜品是基础,服务是锦上添花,服务与被服务是对等的,我用我的行为,换取客人眼里的认可,这就是我的价值。存在即合理,被需要,存在才有价值。客户是上帝,把客户变成上帝,创造上帝的人是上帝的上帝。服务人员的职业信念就源于客人的幸福感。
我觉得高级的服务,其实就是与客户在某一个环境里相处。自然但用心,我如朋友般自然的询问,了解客户的需求,我用心去实现客户的需求。用心就体现在细节里,用心是恰好的室内温度,是各色的鲜花和果盘,甚至是客人喜好的某种香薰的味道。服务也是仪式感拉满,情绪价值给足。你有自主选择的自由,我也有设定好的给予。你要你想要的,我给我有的,我们是服务与被服务,也是相互需要。
服务也分餐桌服务跟客房服务。餐桌服务需要你就在客人的视线范围内,及时更换的骨碟,刚好温度的茶水,带着热度的餐盘,更重要的是,洋溢着微笑的脸庞。不嘈杂,不凌乱,上菜撤盘,有自己的审美。客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菜品的温度,还有服务的温度;客房服务需要的是感受,理解客人,成为客人,想客人之所需,满足客人之所求,干净的垃圾桶,没有水渍的水龙头,卷好的卷纸,客房服务就是没有人在,但处处是服务。服务不过分热情,不过分疏离,不远不近,当你需要我,我恰好在。
宴是生活,是品味。这些都是时间赋予的价值。
时间在烤箱发酵的面包上,在煎完还要苏醒的牛排上,也在砂锅煨煮的鸡汤里,这就是时间的价值。缩短农场到餐桌的时间,轻烹饪,这是有机餐;精雕细琢,菜生花,这是中国的怀石料理;顺应节气,求自然,这是养生餐。当然,我们也不能安于现状,我们要在现有团队度过磨合期的状态下,打磨自身技艺,提升菜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同样我可以满足不了你的要求,但是不会降低自己的标准迎合你的需求。
檐下听雨书中乐,暖屋赏花茶饭香。烹煮时间,赏味人生。
(紫云湖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