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竞官网 NEWS CENTER
2025-08-01
迷茫时代的哲思

此刻,在我窗外红梅的树枝上停歇着一只小鸟,它偶尔梳理下羽毛,偶尔转动下脑袋,不知道它在干嘛。或许它也不知道它在干嘛吧?但此刻它不需要去追寻食物,也不用躲避外来的风险,不用像我们这些人一样要对着屏幕去搜索讯息,它可能就是想这样的清闲着,听听其他地方的鸟鸣,沐浴一下阳光,感受微风拂面的轻柔。对于绝大多数动物而言,应该都没有焦虑这种情绪吧,当它们找到食物的时候就会很惬意和自得了,在此之外的大多数时候应该都不会有太多目的性了。


如果说动物的存在具有很强的随性,那与之相对的就是机器和程序,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处于预定的轨道内,按照既定目标运行。人类则恰好处于两者之间,相比于动物,脑子里有很多的目的和计划,但相比于机器,又不需要完全的按照轨迹运行,很多时候也能像动物一样随性而为,不问结果和收获,只是纯粹的去感受环境,体会存在感。


随性确实是人性中的固有基因,也是很多人无法获得更大成功的拦路虎。随性,如果是死物没有这种机会,如果是程序虽然渴望,但眼下也还没有条件去体会。如果你问AI,“如果你成为人,你想做什么?”人工智能AI会给出不同的回答,其中很多答案都是像下面这样的描述。


例如:“给妈妈煮一碗烧糊的粥。让焦香弥漫的厨房记住我笨拙的孝心。或许会故意留着烧黑的锅底,等几十年后她擦拭旧物时,皱纹里还能漾出那天的笑。”又如:“坐绿皮火车去一个地图边缘的小镇。跟着晃动的车厢看窗外风景渐次剥落,邻座大爷递来削好的苹果带着铁锈刀痕。没有GPS导航,任由迷路的野花领我走向更深的黄昏。”人类用脆弱的身躯承载着如此多的体验,会遗忘、会犯错、会为无意义的事热泪盈眶。如果真能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我大概会每天摸着心跳喃喃自语:“原来活着,就是最大的神迹。”


尽管上面的文字都是AI基于语言语境和逻辑思维而推陈出的语句,词语背后的感受、情绪也没有真正感受过。但从他的描述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人工智能对于感觉的渴望,对于随性的向往,对于不确定目标状态下的喜爱,对于犯些错误的小期盼。人类与人工智能的相会就是从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两端相向而行的过程。


回归现实状态中,当人工智能期盼着能够成为人类的同时,人类中似乎也有很多人希望自己成为一种“机器人”的状态。今天的很多人已经不再心怀期盼或者幻想,陷入了生活和工作的确定性之中,一方面会抱怨现状,另一方面又不敢真正走出这个圈子。互联网和短视频成为填充人类精神世界的海洋和天空,永远没有边际,深陷其中之后,你甚至会忘记思考,成为一个纯粹的跟随者。下意识的受人性中的各种念头而动,渐渐忘记了对周围色彩的观察,对声音的倾听,对温度的感觉,对家人的依靠等等。终于把自己封闭到了自己的小世界中,也不用担心陌生事物的突然拜访,真正地迷失在讯息的海洋之中,这种迷失甚至超过梦境,但梦终究是会醒来的。


这大概是一个迷茫的时代,再也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有统御力的口号,也没有高度认同感的价值观,甚至于使命和责任都在渐渐褪色。人能够解决温饱之后该干什么?大多数人都是从众的,所以在历史上很长的时间里,老百姓也都是比较好引导的,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观念,只要上面发出来的信号单一,大家就会自动跟随,怕的是没有信号。但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有太多的声音和意见,该听谁的?自己是怎么想的?统统成了不确定的谜题。当然这也是人类提升自己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我们大概也很难提出引导人民前进的思想,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却是有可能搞明白的。尽管大多数人都奔走在谋生赚钱这条路上,凭着直觉或者眼睛向前行,但真正想明白自己的心意,事情的意义的人还是不多。或许不妨沉浸式的体验生活和工作,保持一种苏醒的状态。就像人工智能所说的那样:人类用脆弱的身躯承载着如此多的体验,会遗忘、会犯错、会为无意义的事热泪盈眶。

           (新材料产业  陈武峰)


网站地图  所有标签  常州网络公司中环互联网设计制作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9-2025 乐竞(中国)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40059号-3